![]() | 粵贛湘邊縱隊解放紫金縣城指揮部舊址位于紫金縣烏石鎮(zhèn)荷樹灣福音堂。1949年4月21日,毛澤東主席、朱德總司令發(fā)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,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強渡長江天險,向尚未解放的廣大地區(qū)進行規(guī)�?涨暗娜娲筮M軍。5月中旬,粵贛湘邊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尹林平、政治部主任左洪濤,率領縱隊主力第一團(團長何清)、第三團(團長阮海天)和獨立營共1000多人橫掃五華、陸豐國民黨殘余勢力后,轉戰(zhàn)紫金龍窩,擊潰駐龍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紅軍兵工廠舊址位于蘇區(qū)鎮(zhèn)炮子村上徑小組。1927年10月,南昌起義部隊在中洞整編為紅二師,為保證-彈供給,同年11至12月間,在炮子鄉(xiāng)上徑村一民房內開辦“廣東兵工廠”,技術由李家桃、張富先負責,鐘瑞香為總負責人;1928年4月,兵工廠遷到上徑三方石洞里;不久又遷往蘇區(qū)永坑鄉(xiāng);1929年5至6月間,兵工廠遷至龍窩桃金礦村鐘均培家。炮子紅軍兵工廠建廠一年零七個月,修理了長、-數百支,木制駁殼頭300多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師第十團開會遺址位于蘇區(qū)鎮(zhèn)炮子村耕頭墩。1927年12月,廣州起義失敗后,撤向東江地區(qū)的起義軍1000余人在花縣整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師(簡稱紅四師),葉鏞任師長,宋湘濤任副師長,袁裕任師參謀長,轄第十、第十一、第十二團,第十團團長白鑫,黨代表徐向前。1928年1月1日,紅四師智取紫金縣城,2日抵達龍窩與紅二師第五團會師,3日進駐紫金炮子革命根據地,5日聯(lián)合紅二師在炮子召開公審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紅二師紅四師會師遺址位于紫金縣龍窩鎮(zhèn)龍窩居委會龍窩鎮(zhèn)府旁的水田。1928年1月,由廣州起義軍人余部改編的紅四師,在解放紫金城生擒國民黨中將丘國忠后,挺進龍窩,與紅二師第五團和工農革命軍縣大隊、赤衛(wèi)隊等在此會師,擊潰敵一個師的進攻。遺址現保持原來的水田和民居,近年加建了一個小型變電站。紫金縣委、縣政府計劃在遺址側的小山上建“會師公園”�!�[詳細] |
![]() | 紅軍亭位于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蘇區(qū)鎮(zhèn)炮子村委樓后面。1928年初,在中共東江特委的領導下,紅二師參加東江大暴-動-,進攻紫金,連克南嶺、炮子,師部和黨代表辦公地設在炮子鄉(xiāng)福星樓。爾后,紅二師官兵平時在一塊寬闊的荒草地上進行操練。3月,國民黨重兵“圍剿”炮子鄉(xiāng),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,紅二師與當地赤衛(wèi)隊保衛(wèi)紫金縣委、紫金縣蘇維埃政府機關安全撤出炮子。后輾轉海、陸、惠、紫、五等縣開展游擊戰(zhàn)爭,多次粉碎國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紅軍醫(yī)院舊址位于紫金縣蘇區(qū)鎮(zhèn)炮子村。紅軍醫(yī)院成立于1928年5月,有病房5間,簡易手術臺1張,是當時蘇維埃政府為救治戰(zhàn)斗中受傷的戰(zhàn)士而辦。醫(yī)院最多一次接收傷病號30多名。1930年,因-軍隊進犯,醫(yī)院轉移到迎牌石、梅子坑山上。舊址原建筑為簡易磚瓦房,2011年重建,建筑面積100多平方米。2009年3月,被紫金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2009年1月,被紫金縣委、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�!�[詳細] |
![]() | 戰(zhàn)壕遺址位于蘇區(qū)鎮(zhèn)炮子村委辦公樓后山上。1928~1930年,紫金縣農民自衛(wèi)軍和紅軍為了抵御國民黨-部隊、地主民團的“圍剿”而修建,農民自衛(wèi)軍和紅軍曾在這里與國民黨-部隊、地主民團展開激烈的戰(zhàn)斗。壕址東西走向,長30多米,寬1.5米,深0.5至1米不等。2008年4月,被紫金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2009年1月,被紫金縣委、縣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2010年11月,被河源市委、市政府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紅軍號兵訓練所舊址位于蘇區(qū)鎮(zhèn)炮子村老寨崗。訓練所成立于1929年8月,負責人是麥勝標同志(原紅二師司號官),第一期訓練班有學員7人,訓練時間為2個多月,結業(yè)后分配到各連隊當司號員,同年底,訓練所遷至海豐開辦第二期。訓練所是一座民房,始建于清代,2011年重建,建筑面積100多平方米。2009年3月,被紫金縣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2010年11月,被河源市委、市政府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。20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藍塘大眾劇社舊址位于紫金縣藍塘鎮(zhèn)圩鎮(zhèn)。1937年12月,為了廣泛開展抗日救亡宣傳,共產黨員潘祖岳以國民黨抗敵后援會的名義,成立藍塘大眾劇社和抗戰(zhàn)歌詠隊,潘祖岳任社長,杜兆祥任副社長,杜容光任劇務主任,鄧凝香為歌詠隊隊長。大眾劇社除了在藍塘地區(qū)廣泛進行演出外,還深入到上義、好義、九和、瓦溪、鳳安、古竹、義容、青溪、龍窩、中壩和縣城等地演出,大演抗日話劇,大唱抗日救亡歌曲,深受群眾歡迎,被群眾譽為“抗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上東交通站舊址位于紫金縣瓦溪鎮(zhèn)上東村銀場葉家祠。是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紫金縣地方黨組織傳遞信息情報的重要交通站,有隊員十多人。葉家祠建于清代,2004年重修,坐西北向東南,三間二進,兩頭橫屋,前為余坪,半月形水塘。檁條山墻結構,總面闊24.4米,總進深14.5米;硬山頂,灰瓦,泥磚墻,條石墻基�!�[詳細] |
![]() | -工廠舊址位于紫金縣上義鎮(zhèn)卷篷村。1942年12月,為抗擊日軍入侵,建立抗日敵后根據地。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總隊中隊長曾學修奉曾生命令,返回紫金上義,與曾繁一起發(fā)動80多名青年參軍,組建了紫金抗日地方常備大隊,并在關帝廟辦起了-制造廠,開展抗日運動。1945年2月,紫金抗日地方常備大隊整編為東江縱隊第七支隊紫金獨立大隊,曾學修任教導員,曾繁任大隊長。舊址坐南向北,三間二進,兩頭橫屋,前面余坪�?偂�[詳細] |
![]() | 東江縱隊第七支隊紫金獨立大隊-支修造廠舊址位于紫金縣上義卷蓬村。1942年12月,為抗擊日軍入侵,建立抗日敵后根據地,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總隊中隊長曾學修奉曾生命令,返回紫金縣上義卷蓬村,與曾繁一起發(fā)動80多名青年參軍,組建了紫金抗日地方常備大隊,曾學修為教導員,曾繁為大隊長。同時,在培風書院辦起了-支修造廠,制造-支,在卷蓬實行全民武裝,開展抗日活動。1945年2月,紫金抗日地方常備大隊整編為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咸水交通站舊址位于紫金縣義容鎮(zhèn)南洋村咸水賴氏老屋,是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紫金縣地方黨組織與粵贛湘邊縱隊聯(lián)絡信息情報的重要交通站之一。賴氏老屋建于清末,坐東北向西南,三間二進,兩頭橫屋,前面門樓,總面闊27.4米,總進深24.1米。檁條山墻結構,硬山頂,灰瓦,磚墻,石基腳�!�[詳細] |
![]() | 劉爾崧、劉琴西故居位于紫金縣紫城鎮(zhèn)安民居委會北河街45號。劉爾崧、劉琴西是同胞兄弟。劉爾崧(1899~1927年),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曾任團中央委員、中共兩廣區(qū)委工委書記、廣州工代會主席、中華全國總工會執(zhí)行委員等職,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、廣東青年運動的先驅、,廣東工人運動的杰出領袖。1927年,在廣州“四一五”事變中,劉爾崧不幸被捕,4月被殺害于珠江白鵝潭。劉琴西(1896~1933年),……[詳細] |
![]() | 賴炎光故居位于紫金縣紫城鎮(zhèn)安民居委會北門街89號。賴炎光(1897~1927年),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1923年紫金縣第一個黨小組成立,任組長。1925年參加第一次東征。1926年出席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,任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,領導潮安工人運動。1927年4月被國民黨-派逮捕入獄,9月殺害于汕頭,時年30歲。故居始建于清朝,坐北向南,二廊間加后進,外加后排屋、右?guī)�,面�?4米,進深1……[詳細] |
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€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�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� |
婵炲棎鍨肩换瀣触閸曨亞绉寸紓鍐╁灥瀵摜绮旈娑氣偓顒勫矗閸屾瑧鐟㈤柨娑樿嫰閸欙繝宕ョ仦钘夌仭鐎点倗鍎ら崹婊勭椤掑倻娉曞┑鍌滄櫕濞堟垹鈧娉涘ú顖炲Υ閸屾凹娲ら柡瀣矋閸嬪秹寮垫径澶岀煓缂備礁绉撮宥嗙▕閿熺媭妫戦柛蹇擃槺濞堟垿寮崶褏鎽熼柕鍡曠濞存﹢鎮ч崶椋庣婵炲棎鍨肩换瀣▔鎼淬垹鐏夊ù鐙€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濠碘€冲€歌ぐ鍌炴偝閻楀牊鏉烘繛宀€绮埀顑讲鍋撴担椋庣殤閻庡湱鍋為埀顑讲鍋撴担鐟拔楅柡鍫灡閳ь儸鍐┾枙闂佹寧鐟ラ幏浼存偋閸喐缍€闁哄倸缍婂ḿ浼存儍閸曨垱锛栧Λ鐗埫閿嬬▔瀹ュ牆顥屽ǎ鍥e墲娴煎懘鏁嶅畝鍐惧殲闁告瑥锕ュ鍌涚▔鎼淬垹鐏夊ù鐙€鍓濇禒鍫㈠寲閿燂拷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﹂柨娑虫嫹 Email闁挎稒鐡瑈travel666*163.com闁挎冻鎷�*闁衡偓闁稖绀婡闁挎冻鎷� 闁靛棌鍋撻柕鍡忓亾闁哄懎鈹塁P濠㈣鎷�2023016012闁告瑱鎷�-1 |